比思論壇

標題: 宝能系“风暴”再扩大:9家信托踩雷200亿,3家上市公司股权生变 [打印本頁]

作者: doco2012    時間: 2021-10-16 21:20
標題: 宝能系“风暴”再扩大:9家信托踩雷200亿,3家上市公司股权生变
核心提示:

1、从8月至今,宝能系资金链紧张程度不断升级。凤凰网《风暴眼》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宝能系已出现9项信托计划违约的事实,累计涉事金额高达200亿,并且宝能系各企业的自身风险系数也在不断飙升,有关诉讼、股权质押、被列被执行人、财产冻结等消息层出不穷。

2、为了自救,目前宝能系已在有意识地收缩规模,并接连从二级市场上加速套现。但另一方面,由于前期“摊饼”似的投资,价值投资的领域都属于长周期,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宝能“回血”的速度。

3、从恒大再到宝能,房企巨头此番深陷流动性危机。由此可见,当冒进的举债扩张遭遇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昔日养成的路径依赖无法适应新的行业变化,负债率难降的隐患也由此显现,最终导致债务暴雷。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8月开始,宝能系频繁曝出负面,无论是理财产品违约、房产遭查封、还是停工欠薪,所有事件都指向同一关键——流动性危机。

10月8日,具有央企背景的中铁信托一纸公告,进一步揭开了宝能缺钱的真相,而在此之前的9月,姚振华刚刚在内部会议上表态“有能力、有实力在两到三个月内彻底走出困境”。

而今,“两三个月”的壮语还言犹在耳,宝能系缺钱的连锁反应已经传导至工厂、员工、投资者、供应商、甚至是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再将时间线拉长看,在宝能之前,恒大已率先爆发了资金短缺问题。而更早时候,万达也曾在监管收紧后出现过因扩张过快导致的阵痛。

显而易见,房企巨头们的日子,已经不再像早些年那般好过。当相似的困局逐一涌现时,摆在他们的眼前的又该是哪条路?

1、宝能系信用状况再恶化:200亿违约缺口,近千条司法风险

凤凰网《风暴眼》在此前报道中曾指出,如今的宝能,早已不是六年前大手笔“举牌”的不差钱金融“巨鳄”,而像一个正在艰难转型又面临巨额债务压顶的高危“病人”。(详见:《风暴眼|“野蛮人”的末路?逾期兑付、裁员欠薪,宝能集团怎么了?》)

这一信号最早出现在今年8月。

彼时,有传闻称,宝能系旗下多个近期到期的理财产品及信托计划均出现了逾期,随后被钜盛华公告证实,并表示“将通过处置部分资产、战略聚焦减少开支等方案落实偿债资金,预计于2021年末前完成相关理财产品及信托计划的全部偿付。”

由此开始,追债宝能的名单不断出现新增。

据凤凰网《风暴眼》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宝能系违约已卷入民生信托、中铁信托、山东信托等至少9家信托公司,涉事总额近200亿元。



制表:凤凰网《风暴眼》

信托全线违约只是开始,因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纷至沓来。

受信用状况恶化影响,今年6月30日,钜盛华被大公国际列入评级观察名单,认为其存在股权被质押比例高、货币资金大幅下降、资产流动性差等风险;8月25日被纳入评级关注;9月18日主体评级调降至AA-、评级展望调整至负面;9月24日债券评级调降至A、主体评级调降至A。

除大公国际外,中债资信也有所动作,8月20日21深钜06中债隐含评级由AA-下调至A+、9月30日进一步被下调至A-。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宝能系的几大阵地,包括金融、投资、物流、汽车、地产等业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窘迫,相应的企业——宝能投资集团、钜盛华、宝能汽车、宝能地产、深业物流的风险等级均为“高”,涉及的司法风险合计多达逾700条,涵盖法律诉讼、被强制人等多种风险类别。

更危险的是,宝能的危机还进一步传导到了资本市场。

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宝能系目前持股中矩高新、韶能股份、南玻集团、南宁百货、华侨城A五家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深圳华利通投资和前海人寿持有。宝能系对上述五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虽未达到绝对控股,但持股比例都不低,分别持有25%、19.95%、21.87%、18.85%和7.54%。

目前,已有中矩高新、韶能股份、南宁百货三家上市公司均于近期披露了由宝能系流动性危机引发的股权质押或冻结公告。

其中,10月8日,韶能股份公告表示宝能投资的二级子公司深圳华利通司法冻结约7395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为34.31%,累计被冻结约2.16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为100%。

无独有偶,10月13日晚,中炬高新和南宁百货双双公告,宝能系所持部分股份出现司法冻结或轮候冻结。

中炬高新方面,控股股东中山润田(宝能投资的三级子公司)因与粤财信托的债务出现违约,被粤财信托冻结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555万股、轮候冻结2100万股;与中航信托债务金额10.5亿元,欠付本息合计6.3亿元,对应增信措施是钜盛华股权质押等。

南宁百货方面,据公告,第一大股东南宁富天(宝能投资的三级子公司)持有南宁百货的1588.8万股股份被质押,质押后的累计质押股数约为9269万股,占南宁富天所持股份的90.26%,占南宁百货总股本的17.02%。同时,南宁富天持有南宁百货股份1000万股被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占南宁富天所持股份的9.74%,占南宁百货总股本的1.84%。

公告披露后,上述三家上市公司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挫,其中韶能股份本周五个交易日全部下跌,截至今日收盘,累计跌幅达15.25%。

2、多板块举步维艰:“造血”能力收缩,造车仍在烧钱

事实上,在一系列信托违约之前,宝能系寄希望的汽车、生鲜、物流等板块已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而曾经造富的抓手——房产、金融等也出现了后劲不足的迹象。

据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姚振华一手筑造的宝能系主要通过宝能投资集团及其控股企业所构成,其中,以钜盛华为核心的控股主体是姚振华资本扩张的主要发力点,目前共对外投资达55家企业,其中包括前海人寿等主要收入支撑。

然而,自2016年“宝万之争”后,前海人寿的境遇早已大不如前,其助力宝能系在资本市场大杀四方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数据显示,前海人寿2016年后的归母净利就一直萎缩,四年时间里经历了从2016年的40.45亿元缩水至2019年的个位数5.77亿元,2020年才逐渐有所恢复。



图源:涛动宏观

同样江河日下的,还有被姚振华寄以厚望的造车。

2016年,姚振华被禁入保险业长达十年,正逢新能源政策春风,于是开始押码造车。2017年3月,宝能汽车成立,由于此前毫无造车经验,姚振华的造车计划主要依托砸钱收购——相继出资65亿和16.30亿收购了观致汽车和长安标致雪铁龙,并同时嫁接到地产板块,先后在江苏、深圳、西安等多地兴建造车基地。

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宝能系在造车上的投资已有千亿之数,但尴尬的却是收效甚微。截至2020年6月,宝能汽车总资产达373.27亿元,净资产45.8亿元,负债达327.47亿元。销售直营店三年内扩张到了400多家,但成品车的交付却迟迟未见起色,“到2022年预计推出26款新车型”更是早已成为空谈。

姚振华显然低估了造车烧钱的速度,此番被曝出的多个信托违约正是与造车业务有关。

尽管今年年中,宝能汽车再获得广州开发区国企120亿的资金“输血”,但如今看来也是杯水车薪。社交平台上有关汽车、生鲜、物流等板块的裁员、欠薪爆料不断,宝能缺钱已然是昭然若揭。



图源:微博

3、恒大之后,姚振华如何自救?

五年前疯狂举牌的姚振华显然想不到,如今会是这般光景。

数据显示,目前宝能集团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的金融企业负债,宝能整体有息负债约2000亿元。

另据此前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钜盛华未经审计的合并资产总额为5721亿元,剔除保险资产及保险负债影响,钜盛华资产负债率为67.74%。今年1-6月期间钜盛华营业总收入为631亿元,净利润为9.1亿元,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66亿元,其中半数以上系前海人寿保险资金,约15.1亿元为可用货币资金,优先用于后续经营及信贷到期支付。

既然缺钱,那就去找钱。姚振华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减持套现。

继10月12日晚间披露上一轮减持华侨城A实施完毕后,10月13日晚间宝能系就马不停蹄地抛出了新一轮的减持计划,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64亿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据《证券时报》此前计算,两轮减持下来,宝能系预计将套现19.17亿元。

除加速回笼资金外,宝能系也在有意识地在“瘦身”。

据相关报道,宝能汽车已于上月开始了第二批裁员计划,裁员规模大于年初第一批。宝能汽车员工表示,“汽车板块从年前2.3万人左右裁到现在的8400人左右,且仍在以每周几百人的速度持续,裁员比例超过65%。”

与此同时,宝能汽车也已开始大幅缩减线下门店数量,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宝能汽车相关负责人的证实,并称这是基于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及宝能汽车未来多品牌经营战略做出的部署和调整。

纵观宝能的发家路不难看出,姚振华造富,一方面借助房地产红利做大规模,一方面通过资金腾挪以撬动更多,并进一步利用大量资金积极扩张。这种路径依赖,与当年的万达、如今的恒大颇有相似之处。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涉足房地产的公司普遍杠杆和负债居高,一旦发生拖欠款项行为,遭到被提起冻结资产,类似行为大规模蔓延,极有可能引发“挤兑浪潮”。而宝能系投资涉及领域庞大,多数为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行业。此次危机爆发源于地产业务,而地产正是为其他多元化业务输血的主要来源,因此,当地产业务的资金出现问题,相关业务版块都陷入危机之中。

不难看出,无论身处何处,随着监管风向的变化,一旦企业发展脱离了“稳健”二字,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势必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today/) Powered by Discuz! X2.5